衡钢中学毕业生特辑:《雏鹰振翅念故巢,桃李成蹊谢春风》-学生风采-衡阳市衡钢中学

导航切换
当前位置: 首页>>学校概况>>学生风采

衡钢中学毕业生特辑:《雏鹰振翅念故巢,桃李成蹊谢春风》

作者: 超级管理员   日期:2025-07-03 12:31:12

  雏鹰羽翼渐丰,即将展翅翱翔于天际,心中最深的眷恋,仍是那曾庇护它、磨砺它的温暖巢穴。如同此刻的我们,即将告别熟悉的校园,心中涌动着对知识殿堂的无限依恋和对授业恩师的深深感激。在这里,我们不仅收获了学识,更学会了做人,懂得了担当。母校的精神气质、师长的言传身教,已如春风化雨,悄然融入血脉,成为我们奔赴未来的不竭动力。

岁月留痕处,母校情长牵

——致谢衡阳市衡钢中学

  衡阳市衡钢中学高三223班  华俊杰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当落笔写下“致谢”二字,才惊觉高中岁月已随蝉鸣渐远。母校的传统活动如陈酿般醇厚,在记忆里酿成集体成长的芬芳,而老师们的身影更如星辰,照亮了求知的漫漫长路。

  犹记成人礼上,我们于朝阳下庄严宣誓,誓词里的少年意气与母校“成才只为成长,成人才算成功”的期许共振;毕业典礼中,成人礼仪式的庄重与书记寄语的温暖,让“博学多思”的校训成为行囊里的星光;元旦晚会的舞台上,师生共舞的默契与合唱时的和声,将课堂外的温情酿成冬日里的暖流。这些被仪式感浸润的瞬间,早已成为生命里不可剥离的印记。

  三年来,感谢班主任兼语文教学的郭继祥老师细心呵护,他用《诗经》的草木笺谱点亮我们的文学感知,在晨读时带我们细品“凤凰鸣矣”的韵律;感谢数学伍雨萌老师的“润物细无声”,她用橘子糖的甜意化解难题的苦涩,在办公室玻璃柜前耐心勾勒辅助线的奥秘;感谢英语陈百丽老师,用英文诗的韵律叩开语言的大门,在晨读时带我们领略“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 summer's day”的浪漫。三位老师以不同的学识芬芳,共同编织起我们的知识版图。

  三年间,母校以传统活动为经纬,编织起我们的精神世界:运动会上的呐喊凝聚班级力量,社团展演的喝彩见证个性成长,研学路上的探索拓宽认知边界。班主任在周记本上画下的笑脸、任课老师答疑时的耐心讲解、食堂新建后飘来的饭香……都在传统活动的脉络里,沉淀为“家”的温度。

  而今即将远航,唯愿将这份感恩化作羽翼。愿衡钢中学的传统活动继续如春风化雨,滋养无数学子在成长路上绽放光芒,让每段青春都在母校的沃土中收获属于自己的星辰大海。


感谢母校,师恩难忘

衡阳市衡钢中学高三223班 尹小娟

  毕业的离钟已然敲响,回望过去三载,母校的一草一木都承载着难忘的记忆。在这里我们不仅收获了知识,更获得了滋养心灵的精神力量。曾经无数看似日常的片段,此刻变成了珍贵的回忆。

  每当我们懈怠或者是怀疑自我时,班主任郭老师总是会给予及时的督促与鼓励。开启与学生心灵的对话,用智慧化解我们的迷茫。一如明灯照亮我们前行之路,每一句鼓励都能拨开迷雾让我们坚定理想,每一句教诲都化作力量支撑我们砥砺前行。

  春游秋游之时,师生共同劳作的欢笑犹在耳畔。我们围在土灶旁,老师也挽起衣袖教我们切菜。炊烟袅袅之中,似乎师生关系变得更加融洽。我们品尝这共同劳作下诞生的美味,在其中我们懂得了知识之外更为珍贵的东西——合作共赢以及建立真挚的人际关系。亦感谢母校为师生带来如此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更加贯彻了衡钢中学“成才只为成长,成人才是成功”的育人理念。

  行至千里,不忘师恩。感谢老师们的谆谆教诲,感恩母校的润泽。

前路青春正烂漫,回首犹忆师长情

衡阳市衡钢中学高三215班 许高宇

  当我最后一次回到教室后,除了紧张后的松弛,并没有其他特别的感觉,更没有想象中的激动相拥、热泪盈眶。好像只是放个稀松平常的月假,过几日又会返校。所以尽看天边的飘渺云彩去了,任凭后视镜错过最后一束白色教学楼的反光。三年的末尾,就这样头也不回地告别了。我想,一定是“解脱”的喊声太大,盖住了离别的匆匆足音,现在回想起来,确有些“只是当时已惘然”的滋味。所以特作此篇,不仅是对母校和恩师的答谢,也是趁三年记忆还大体完好,想草草勾勒出高中生活的模样,以免日后记忆模糊,被自己“渎职”的愧疚困扰。

  若不是为这篇文章提起笔,我确实难以意识到高中生活已经结束。十二年来一直梦寐以求却遥不可及的漫长暑假就在身边,而已告别的片段却仍在我心头挥之不去。曾经学习小组因面对难题而焦头烂额,课间与同学嬉戏打趣洋溢的轻松,被早读铃从床上唤醒的仓惶,被没收手机后的愤慨,放假回家不提学习的怠惰,埋头苦干只想亲自解出答案的强欲……这些情感似乎仍然“在线”。慕然回首,黑板上层层印迹沉淀着盛夏的回音,课桌上中投射着青春的树影,雪白的墙中藏着成长的回忆,轻柔的风声夹着希望的花语。在脑海中通过回忆的层层试炼,才发现这些常规已经成为“忆久忆久罢已龄”的追忆。

  “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水不在深,有龙则灵”。高质的教师队伍,是衡钢中学贯彻“立德树人”的坚实基础,也是学生们成长路上的坚定强援。

  幼稚无知的我,正是在这无私饱满的恩情中,逐步成长起来的。尽管“再见”并没有按时出现,但那一句曾经说不出口的“感谢”,似乎也那么黏嘴了。刚进校时,欠缺法律常识的我,总喜欢游走在侵犯他人肖像权的边缘。哪怕是对班主任何先敏老师的“贴脸输出”,也只是在何老师的耐心引导下羞愧认识到自己的幼稚,走上遵纪守法的和平道路。那一次触及灵魂的谈话,更是作为我政治学科的启蒙,激发出对这门学科的强烈兴趣。更在何老师后续的细心教导中发展成我的优势学科。与人打交道,无论教师学生,都会有摩擦、碰撞。这些因素无疑加大了班级事务管理的复杂性,所以何老师的管理风格无处不体现着辩证法的智慧。一切问题的首要解决方式定是多边主义的耐心会谈,这也直接促成了我们稳定和谐包容的班级环境。幽默耿直的郭继祥老师,精心规划课堂内容的同时,还精准强化重难知识点练习。经常强调学习的“要落实”,其中蕴含着实践第一智慧。在课后来者不拒,耐心教导,与学生打成一片,坚定贯彻群众路线的同时也让学生学到了辩证的处世智慧。做到传道授业解惑,是贯彻“立德树人”理念的强力辅助。开朗的常晶晶老师,不仅有扎实英语的学科知识、李华问不尽的专业知识,还能理解学生心路,把握学生状态,在关键节点“大赦天下”,让学生了解到世间千奇。纵使词型变换万千,不变的是教学的初心。兢兢业业的伍雨萌老师,耐心教学,细心讲解,身边不乏有好学上进者捧书提问的身影。如果同学出现错误,她也仅是会心一笑,便泯末了同学心中的自责和忐忑。邹勤老师,当之无愧的恩师,声调结合重难点如简谐波跌宕起伏错落有序,让课堂充满一种不可言说的魔力。物理课上,我们看到的不只有严谨能量的转化,流行般划过的电子流,还有浩瀚星空般的未来。和蔼细心的周婷老师,有着独到的教学方法,能结合教学规律创新科学方法。头脑风暴的政治课堂上,争分夺秒耐心讲解的课后,是辩证分合分不完、分析综合求不尽的良苦用心。风趣的曹海珍老师,善于活跃课堂气氛,耐心巩固学生基础知识,感谢您能让我在学习化学最艰难的决速步中遇到能坚持下去的催化剂。感谢恩师的一路陪伴和帮助!

  “文化软实力集中体现一个民族基于文化的凝聚力和生命力”。先进教学理念,是学校的重要的软实力,是一切教育活动开展的主旋律,是衡钢中学润物无声的“无形之手”。

  在不久之前,我对“立德树人”仍是没有概念的,只觉得是飘渺的空中楼阁,是空洞的宏大口号。但在这篇文章的推动下,我逐渐在琐碎的记忆中寻到了它的残影。看见它躺在屋顶和烟囱后的红日上,挂在被汗水浸湿的宽大迷彩服中,站在烟雾萦绕的早餐摊前,挤在汤面上一圈圈的油花里,坐在一步两跨的灰色台阶上,混在百花齐放的激情早读中,包在湿漉漉的水性粉笔里,伏在晚自习认真钻研的面庞前,舞在打不尽的飞虫中,追在去食堂买包子的身影后,荡在课间嬉戏欢笑的声音中,夹在奋力击球的人群里,聚在寝室的空地上,穿梭在走班课间的熙攘中,杂在野炊的缕缕炊烟中,这些零散的碎片拼凑出的是“立德树人”的血肉,映出的是他的“凡间体”。定睛一看,他并没有我们想的那么宏大,更像是眼熟却辨不出的旧友,他早已融入我们校园生活的点点滴滴,推动着我们与“质”飞跃性相遇。我们高中三年的成长史,便是与衡钢“立德树人”教学理念有机结合的映像,是衡钢中学致力于“成才只为成长,成人才是成功”理念辛勤收获的硕果。“成人”不一定是要求我们成为名垂千古的伟人,而是让我们在挑战中能够撕破旧时稚嫩的皮囊,突破止步不前的自我。恩师与母校的合力,推动学科知识向人生智慧的转变,塑造出一个独一无二的自我,面对这份如烈日般炽热的恩情,这篇杂文,是我尝试表达但无论如何排列汉字都无法组合出的那轰烈而又无声的感激。

  在与时间的漫长旅途中。对同行者最大的伤害无疑是遗忘,对无声帮助我们的母校、无私奉献的师长、悲喜同舟的同学,最深刻的感谢莫过于发自内心的永恒铭记。为了纪念和铭记这一场人生中最精彩的盛夏梦。若他日经过衡州大道时,我定会不自觉地回头,指着远处苍翠树木簇拥着的白色教学楼,激动地说:“那就是我的母校,衡钢中学!”


  此去经年,山高水长。但无论行至何方,我们身上都带着母校独特的印记,心中都回荡着师长殷切的叮咛。感恩母校如大地般深厚的承载,感恩老师如春风般无私的化育。我们承诺,定将不负韶华,砥砺前行,以今日所学所悟,服务社会,报效家国,让“桃李”的芬芳在更广阔的天地间绵延成“蹊”,以此作为对母校和恩师最长情的告白与最崇高的敬意。